目前,除了出口歐美的汽車以外,中國市場汽車冷媒主要是R134a制冷劑,隨著最新《國家方案》的出臺,2029年7月1日起,要求汽車空調禁用GWP大于150的制冷劑,R134a將面臨加速淘汰。
2024年起,受中國HFCs制冷劑執行配額制且需求持續增長影響,三代制冷劑價格連續上漲。截止2025年5月,R134a制冷劑價格已由2024年年初約3萬元/噸漲至近5萬元/噸,漲幅超60%。與此同時,國內R1234yf的成本因技術進步和產能擴張逐年下滑,國產化率提高,預計到2029年價格可能會降至10萬元/噸以內。這種價格收斂趨勢將加速R1234yf 對三代制冷劑的替代。
供應:專利壁壘下產能迅速擴張 但實際產量增長受限
目前中國 R1234yf 的供應長期受限于國際巨頭的專利布局。霍尼韋爾、科慕等企業通過生產工藝專利和應用技術專利構建了全球供應鏈體系,牢牢掌握了四代制冷劑的產銷話語權。目前,國內有效生產的工廠主要為巨化、阿科瑪、三愛富等,分別為擁有專利的國際巨頭霍尼韋爾、科慕代工,當前這部分產量主要供應高端汽車空調市場,如蔚來 ET7、沃爾沃等車型。
此外,盡管近幾年來,國內工廠如環新、永和、聯創、三美等工廠陸續有產能規劃,但受專利限制,尚未能實現合法生產。根據公開資料查閱,中國 R1234yf生產、應用專利到期時間約在2027-2035年,短期內專利壁壘較難突破,盡管產能擴張迅速,但國內企業實現規模化生產仍有較長周期,R1234yf供應規模增長受限。
需求:政策推動及市場升級對需求雙重拉動
隨著《基加利修正案》在中國的實施,HFCs(氫氟碳化物)的削減成為必然趨勢。2025 年 4 月發布的《中國履行〈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國家方案(2025—2030 年)》明確要求,自 2029 年 7 月 1 日起,禁止新申請公告的M1 類車輛空調系統使用 GWP 大于 150 的制冷劑。這一政策直接推動 R1234yf 成為主流選擇,因其 GWP 僅為 4,遠低于 R134a 的 1430。目前,國內高端車型已率先采用 R1234yf,如蔚來ET7、沃爾沃等,而中低端車型的替代進程將隨政策臨近加速。
此外,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普及為 R1234yf 創造了增量市場。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預測,202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預計接近50%,銷量超 1600 萬輛。歐美對能效和環保要求更高,R1234yf 的低 GWP 和高效制冷特性更符合其需求,因此出口車型以R1234yf冷媒為主。根據《國家方案》要求,預計從 2029 年開始R1234yf將成為汽車空調售前市場的主流制冷劑。
價格:成本高位疊加專利限制 短期內價格居于高位
從成本端來看,受研發費用以及專利成本等因素影響,R1234yf的成本較R134a高出數倍,目前國內R1234yf的散水市場均價在40萬元/噸左右,約是R134a價格的10倍。這一價差限制了其在低價位車型的應用,但在高端市場,環保合規性和能效提升帶來的溢價空間使其仍具競爭力。
隨著 2027-2035年R1234yf 專利陸續到期,國內企業有望通過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預計到 2029 年,隨著新增產能釋放,R1234yf 價格可能下降至10萬元/噸以內,進一步推動其普及。
產能釋放與政策協同下的市場重構
綜合來看,未來3-4年是汽車制冷劑全面切換的準備階段,生產、應用專利陸續到期,國內R1234yf新增產能加速釋放,供應規模將大幅增長。此外,在政策推動及綠色環保的要求下,汽車行業冷媒應用將發生結構性變化,汽車售前市場R1234yf的規模放量增長,汽車空調制冷劑將加速實現GWP值從1430到7的迭代。
>>>>>>>>報告推薦<<<<<<<<
《中國制冷劑行業產品細分產銷研究報告》
【HFOs:R1234yf、R1233zd、R1234ze、R1336mzz】
報告包含中國四代制冷劑產品及其核心原材料的產能產量、價格走勢及進出口數據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