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財經報道,6月10日,世界銀行發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將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1月預測的2.7%下調至2.3%。這一增速僅優于2009年金融危機和2020年疫情衰退時期,預示2020年代可能成為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經濟表現最差的十年。
無獨有偶,華爾街頂級大佬、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在當地時間11日警告稱,隨著特朗普頒布的關稅措施持續產生影響,美國的經濟數據可能很快就會變得令人擔憂。戴蒙稱,“美國真實的數據會很快急劇惡化。”
世行:全球經濟增速或創60年新低
世界銀行報告指出,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僅為2.3%,較2024年的2.5%進一步下滑。這不僅是近三年來的最低點,也將是上世紀60年代以來最差表現,此前只有2008年金融危機和2020年疫情期間出現過此類低谷。
根據世界銀行對關稅戰影響的測算,如果2026年和2027年的全球經濟增長態勢也符合預期,那么本世紀20年代的前七年全球經濟的平均增速將創下上世紀60年代以來的新低。報告直指特朗普政府的高關稅政策為主要拖累因素,導致全球貿易量萎縮,供應鏈成本激增。
報告稱,歐盟正與美國展開緊急談判,試圖避免貿易沖突全面升級,但前景不容樂觀。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德米特·吉爾表示:“全球經濟正遭遇多重挑戰,關稅戰、地緣政治緊張和氣候變化都在削弱增長動能。”他警告,若貿易摩擦持續加劇,發展中國家的債務水平能否持續擴張將受到考驗,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將進一步暴露。數據顯示,世界銀行已下調近70%經濟體的增長預期,涵蓋全球所有主要大區和各個層次的收入群體。
此外,信用評級機構惠譽也在10日表示,已將2025年全球政府債券前景從“中性”下調至“惡化”,理由是受到關稅上調和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惠譽在報告中表示:“全球貿易戰升級、關稅終點水平的不確定性及其對全球貿易量、供應鏈、投資和國際關系的影響,對全球經濟構成了重大不利沖擊。”
華爾街大佬:美國經濟面臨滯脹風險,市場現在過于樂觀
與世界銀行的預測相呼應,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在6月11日接受采訪時警告,美國經濟可能很快“惡化”。他特別提到,特朗普政府的高關稅和移民驅逐政策可能推高通脹,同時抑制經濟增長,增加“滯脹”風險(即經濟停滯與高通脹并存)。戴蒙表示,盡管5月消費者價格指數顯示通脹有所降溫,但此時關稅的全面影響尚未顯現,“企業投資和消費者信心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受到重創。”
戴蒙進一步指出,美國巨額財政赤字和地緣政治風險正在加劇經濟不確定性。他在上月底曾表示,滯脹風險較市場預期高出兩倍,當前市場對風險的“自滿樂觀”態度令人擔憂。戴蒙呼吁美國政府通過改革稅收和教育體系增強經濟韌性,否則“硬著陸”難以避免。
他認為,盡管美國消費者信心已經從4月份的“不確定性巔峰”有所恢復,但是通脹、失業率等實實在在的“硬數據”比情緒更加體現出美國經濟的真實狀態。他補充說,“客觀現實是真實存在的,我并非有意持消極態度。貿易、經濟和地緣政治領域都存在著非常復雜的板塊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