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期間囤積食物需求等因素拉動,2020年以來,以冰箱冷柜為主的家用制冷設備表現相對優于其他家電產品。進入二季度情況進一步好轉,整體規模逐漸走高并在5月達到了新的峰值,其中冷柜產銷同比增長均接近20%。
首先一起來看看家用制冷行業走過了怎樣的上半場?
疫情之下,品牌集中度顯著提升
受疫情影響,2020年整體家電產業都是慘淡開局,家用制冷設備行業也進入hard模式。一季度受終端需求大幅下降加上企業復工緩慢,總銷量為1726萬臺,同比下滑了15.1%。其中內銷影響較大,同比下滑27.8%,出口相對較好,同比微降0.5%。
2019、2020一季度家用制冷設備市場走勢對比(萬臺)
生產方面,1月主要是受春節放假影響較大,春節之后,受疫情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2月10號以后才開始緩慢復工,直到3月底,多數企業才恢復或接近正常生產水平。進入二季度,隨著武漢的解封,冰箱冷柜等家用制冷企業的各生產基地基本已經恢復正常運作,部分企業甚至達到了滿產狀態。
內銷方面,由于一季度疫情主要在國內爆發,全國持續了接近兩個月的居家隔離措施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消費者的需求,加上春節等傳統節假日消費弱化,疫情期間物流減少以及運輸費用上升,都導致了內銷下滑慘烈。不過由于宅家修煉廚藝帶來的部分囤積食物的需求,相對其他家電類產品,家用制冷設備終端下滑幅度略小。
其中2月是一季度內需下降最大的月份,接近腰斬,而3月之后隨著疫情的好轉,下滑幅度逐步收窄,5月出現逆勢回升。一方面是前期受到壓制的需求得到釋放;另一方面天氣轉暖,家用制冷旺季來臨,加上各地交通限制措施緩解,物流費用下降;此外受政策以及節日促銷等因素拉動。
出口方面,與國內情況不同,一季度國外受疫情影響較弱,出口大多受制于國內企業的復產情況,另外是疫情影響了國際航運,導致到達目的港時間大多延遲,總體一季度是小幅下滑。到了4月上半月,隨著海外疫情惡化,出口形勢幾乎瞬息萬變。
不過危機中也孕育著機會,據產業在線了解,疫情導致不少歐美和東亞等地的整機工廠減產或停產,比如印度等地停產長達一個多月,歐洲、東南亞等地目前復工率也普遍不高。因此,不少海外整機企業已經開始縮減預算,加上部分地區民眾為囤積食品紛紛購買冰箱冷柜等儲物設備,家用制冷出口需求又一度走高。
疫情不但影響了家用制冷設備市場的整體規模,更加劇了企業間的競爭。一季度TOP5企業的集中度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8%,其中內銷TOP5企業集中度增加了4.2%達到60.5%。
2019、2020一季度家用制冷TOP5企業集中度變化情況
集中度上升較大的主要原因還是疫情的影響,頭部企業的開工時間相對較早,員工到崗情況較好,復工率上升較快;另外頭部企業上游原料會得到優先供給,且部分企業有自己的物流體系或者物流合作情況良好;最后在需求下降的情況下,海內外訂單會更向頭部企業集中。
2020下半場,謹慎樂觀
對于接下來的大半年家用制冷設備行業會如何發展,根據產業在線和業內企業交流的情況來看,大部分企業相對看好:雖然國內疫情明顯好轉,但受前期居家隔離的影響,許多家庭更換大容量冰箱以及增加備用冷柜的意愿提升;加上產品價格繼續下行、促銷活動刺激等因素,未來家用制冷設備需求會得到進一步釋放。
不過對于企業來說則會面對更大的壓力,包括價格競爭、直播帶貨等新型交易模式帶來的渠道競爭、物流費用上升導致的成本競爭、互聯網企業跨界競爭等等。但也有企業表示,亂局之下,激烈的競爭中或有可能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出口方面,多數企業表示近期新增訂單情況不錯,但是未來不確定因素也相對較多。比如目前全球確診人數還在持續上升,未來海外疫情會不會出現新的變局尚不可知,下半年經濟走向大概率不佳;各國消費券等促銷政策不可能長期持續;土耳其、沙特等國開始增加貿易壁壘提高關稅。
但同時也看到,海外整機工廠復工情況存在變數,不少地區仍然有囤積食品的需求,這對于家用制冷產品出口暫時依然是利好。另外,鑒于目前全球形勢的發展,企業在走出去方面依然有需求,只是也會更謹慎,并且希望能挖掘更好的方式、地點以及更適合的合作模式。
產品方面,大部分企業表示看好大容量以及帶有除菌、保鮮等健康功能的產品,但目前從技術層面來看大多依然是對原有技術的升級,而未見什么突破性進展。也有企業表示健康除菌類冰箱大多瞄準了高端消費市場,接下來企業競爭的重頭戲還是傳統產品,一些細分小品類比如母嬰、化妝品、廳吧等產品也受到關注,但規模依然有限。
總之,冰箱和冷柜5月份的數據都創出了新高,另據了解,7、8月份排產情況也不錯,不過由于全球疫情的不確定性依然很大,出口情況可能隨時變化。因此,對于下半年的市場走勢,產業在線保持謹慎樂觀。
說明:本文中的家用制冷是指使用全封活塞壓縮機的以家用為主的冰冷產品,不包括輕商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