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環境
8月PMI顯示制造業景氣水平有所回升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8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4%,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制造業景氣水平有所回升。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均低于臨界點。大型企業PMI為50.5%,重返臨界點以上;中型企業PMI為48.9%,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小型企業PMI為47.6%,比上月下降。
8月份樓市銷售量價仍低迷
中指研究院發布數據顯示,8月份,百城新房、二手房價格環比繼續下跌,且下跌城市數量創新高。8月份共53個城市新建及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均下跌,較上月增加14個。其中,包括18個二線城市,35個三、四線城市。8月份其重點監測的30城成交面積環比下降13%,同比跌幅達31%。
房企2022半年報顯示業績分化明顯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有120家A股房地產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半年報,其中有38家公司凈利潤為虧損狀態,84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從中報業績可以看出,不少優質房企的業績已漸有回暖,市場悲觀情緒正逐步修復。還有多家房企業績難產未能按時披露2022年半年報。
新能源汽車免稅政策延至2023年底
為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和綠色低碳發展,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實施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至2023年底。國家稅務總局8月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406.8億元,同比增長108.5%,其中7月份免征車購稅71.7億元,同比增長119.1%。
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球六成以上
2022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8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海南兩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從大會獲悉,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422萬輛,同比增長66.38%,再創新高。其中,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260萬輛,占全球銷量六成以上;市場滲透率超21.6%,保有量突破1100萬輛。
我國研發投入連續6年兩位數增長
近日發布的《2021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去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再創新高,達2.8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4.6%。2011年至2020年年均增長12.2%,研發投入連續6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研發經費中,基礎研究投入增速尤其快,去年全國基礎研究經費達1817億元,比上年增長23.9%。
北京今年首批“煤改電”惠及35個村
北京市發改委近日批復2022年第一批“煤改電”工程資金申請報告。今年第一批“煤改電”工程建設地點分別位于門頭溝區及懷柔區,共涉及35個村14520戶。項目已于6月開工建設,計劃10月完工,將在今年供暖季投入運行。
廣東鼓勵各地市開展家電“以舊換新”
《廣東省加大力度持續促進消費若干措施》提出,鼓勵各地市在9月1日至11月30日開展家電“以舊換新”活動。省級財政對各市通過財政資金補貼電視機、空調、洗衣機、冰箱、電腦、手機、電飯煲、熱水器八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的實際支出部分(核銷金額)給予獎補。
企業動態
格力電器上半年凈利同比增長21.25%
格力電器發布半年度報告顯示,2022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52.22億元,同比增長4.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4.66億元,同比增長21.25%。其中,格力上半年空調業務實現營業收入687.46億元,同比增長7.63%;綠色能源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9.26億元,同比增長131.57%。
美的半年報顯示ToB業務發展勢頭強勁
美的集團發布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1826.61億元,同比增長5.09%;歸母凈利潤159.95億元,同比增長6.57%。在ToC業務穩健發展、雙高端品牌戰略效益增幅迅猛的同時,ToB業務發展勢頭強勁,其中,樓宇科技事業部同比增長33.1%,數字化創新業務同比增長42.4%。
海爾智家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5.89%
海爾智家發布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218.58億元,同比增長9.07%;歸母凈利潤79.49億元,同比增長15.89%。營業收入構成為:電冰箱占比31.11%,洗衣機占比21.76%,空調器占比19.42%,廚衛電器占比15.39%,渠道綜合服務及其他占比6.31%,水家電占比5.51%。
TCL科技光伏及半導體收入占比近四成
TCL科技發布2022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45.2億元,同比增長13.6%,實現凈利潤19.3億元。新能源光伏及半導體材料業務增長顯著,營收和利潤占比大幅提升。TCL中環披露,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17億元,同比增長79.7%,實現凈利潤32.25億元,同比增長68.4%。
創維集團上半年新能源營收增長超4倍
創維集團發布中期業績報告顯示,2022上半年營業額242.84億元,同比增長7.6%;毛利38.79億元,同比增長3.6%;本期溢利6.31億元,同比增長3.4%。
其中,酷開系統的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6.64億元,同比增長9.8%。新能源業務收入42.06億元,同比增長407.4%。
創維集團近三個月累計回購股900萬股
創維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2年9月1日在香港交易所回購300.00萬股,耗資1197.87萬港幣,根據此次回購數量和耗資情況計算回購均價約為3.99港幣;根據披露此次最高回購價4.00港幣,最低回購價3.95港幣。據了解,創維集團近三個月累計回購股份數為900.00萬股,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的0.34%。
海信家電上半年營收同比增加18.15%
海信家電8月30日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稱,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383.07億元,同比增加18.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6.2億元,同比增加0.79%;基本每股收益0.46元,同比增加2.22%。營業收入構成中家電制造業占比91.3%。
深康佳Micro LED 芯片開始量產
深康佳A 于 9 月 5 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在半導體業務方面,公司正在積極推進產業化工作,已建成 Micro LED 全制程批量生產線,Micro LED 芯片開始進入量產階段,Mini LED 芯片已具備量產能力。
小米造車將堅持自建工廠
據消息人士透露,小米大概率不會收購北汽工廠,也無意采用代工生產模式,而是會自建工廠。此外,據透露,小米的工程車已經完成,10月中旬可以完成工程車的軟件集成,隨后開啟各項測試。
華為半年報顯示仍在大手筆投入研發
華為公布上半年財報顯示,2022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2986.80億元,上年同期為3172.86億元;凈利潤為146.29億元,上年同期為312.64億元。從研發費用來看,2022年上半年,華為研發費用為790.63億元,同比增加62.05億元,上年同期為728.58億元。
小熊電器上半年營收同比增加13.15%
小熊電器8月29日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稱,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8.48億元,同比增加13.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48億元,同比增加6.65%;基本每股收益0.9504元,同比增加7.06%。
蘇寧易購上半年業績同比延續下降
蘇寧易購發布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業收入達372.09億元,同比下降60.25%;凈虧損27.41億元,虧損同比收窄20.60%。上半年,線下家電3C家居生活專業店實現經營利潤盈利,6月單月可比門店收入同比增長4.4%;零售云新開1111家店面銷售規模同比增長5%。
三花智控投資1億元成立汽車零部件公司
企查查APP顯示,8月30日,浙江三花敏實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尹斌,注冊資本1億元,經營范圍包含: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車零配件零售;汽車零配件批發;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三花智控、敏實汽車技術研發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國際簡訊
俄羅斯暫停向法德等國供氣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稱9月1日起完全停止向法國主要能源供應商昂吉集團供應天然氣,直到俄方收到此前所供天然氣的全部款項。2日俄氣公司又表示,由于發生多處設備故障,“北溪-1”天然氣管道將完全停止輸氣,直至故障排除。與此同時,歐盟仍計劃對俄施加新一輪制裁。
歐元區8月通脹率創新高
8月,歐元區的通貨膨脹達到創紀錄的9.1%,較7月份的8.9%有所上升,處于自歐元問世以來的最高水平。剔除食品和能源等不穩定因素的核心通脹也升至4.89%的歷史高點。目前,歐元區利率為0%,根據貨幣市場的預測,歐洲央行將在9月份再加息50個基點。
美國司法部擬對蘋果發起反壟斷訴訟
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年底前美國司法部或將會針對蘋果發起反壟斷訴訟。自2019年以來,美國司法部一直在對蘋果公司進行調查,長達三年時間。美國司法部認為蘋果公司濫用其市場力量,扼殺小型科技公司,包括應用程序開發商和硬件制造商,從而遏制了競爭。
印度二季度經濟同比增長居G20之首
印度中央統計局8月31日公布,今年二季度印度經濟規模同比增長13.5%。印度二季度經濟增長是二十國集團(G20)本季的最快增速。排在第二名的是沙特,同比增長11.8%。有機構預計,印度2022年全年的GDP規模仍將超過英國,僅次于美國、中國、日本和德國。
韓國7月芯片出口大跌22.7%
根據韓國統計廳8月31日發布,半導體出口量在6月份增長5.1%后,同比下降22.7%,為近3年首次下降。7月份,庫存仍處于高位,同比增長80%,與上月持平。7月份芯片生產也連續第4個月放緩,表明主要生產商正在調整產量,以反映需求降溫和庫存增加。
三星電視業務去庫存已有成效
業內人士稱,三星集團大力去庫存,近期電視產品線率先收到成效,原本高達16周的庫存近期已降至8周左右,朝健康水位6周靠攏;公司已陸續通知供應鏈逐步恢復正常拉貨。不過手機方面狀況仍不佳。另據報道,三星正在開發比目前商業化QD-OLED更加輕薄的QD-OLED面板。
260家中企亮相歐洲最大家電展
時隔兩年后,全球三大電子消費展之一的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IFA)9月2-6日在柏林會展中心全面恢復線下舉行。本次展會共有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多家展商參展,仍比2019年的1900家展商少了許多。本次展會共有近260家中國企業參展,包括一些與歐洲當地伙伴一起展出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