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環境
國常會決定制造業緩稅補繳期限再延長
9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延長制造業緩稅補繳期限,加力助企紓困。會議指出,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前期緩繳的所得稅等“五稅兩費”,9月1日起期限屆滿后再延遲4個月補繳,涉及緩稅4400億元。同時,對制造業新增增值稅留抵稅額即申即退,到賬平均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
我國主要家電產品產量全球占比超50%
據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介紹,2021年中國家電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1.7萬億元、利潤總額121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5%、4.5%;全行業實現出口超100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20%,產品暢銷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冰箱、空調、洗衣機等主要產品產量占全球比重超過50%。
9月15日起各大銀行全面下調存款利率
9月15日,工農中建交以及郵儲銀行六家大型商業銀行宣布下調定期存款利率。3個月、6個月、1年期、2年期、5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均下調了10個基點;3年期下調15個基點。16日多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也宣布下調利率,調整后活期存款年利率為0.25%,一年、三年、五年期分別為1.85%、2.65%、2.7%。
前8月我國進口集成電路同比增長3.1%
海關總署發布數據稱,前8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8.75萬億元,增長9.8%,占出口總值的56.5%。同期,進口機電產品4.56萬億元,下降3.9%。其中,集成電路1.81萬億元,增長3.1%;汽車(包括底盤)2405.6億元,增長0.7%。
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再創歷史新高
據中汽協發布,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9.1萬輛和66.6萬輛,月度產銷再創歷史新高,產銷同比分別增長1.2倍和1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3.6萬輛和52.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倍和92.9%;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分別增長1.7倍和1.6倍。
全國創新層公司超1700家
近日,全國股轉公司發布2022年第四批擬調入創新層的掛牌公司初篩名單,共計42家公司擬調入創新層。本批次調層結束后,新三板2022年進層實施工作將全部完成,創新層公司數量超1700家,較北交所設立前增加三成,層級規模創歷史新高。
企業動態
美的發布1億元補貼支持綠色家電換新
美的集團近日推出“綠電行動”,計劃在全國發放總價超1億元補貼券,購買指定型號綠色智能家電可享受優惠;支持跨品類、多品牌的以舊換新回收;部分家電產品享受365天內“以換代修”等。該補貼計劃可與地方“以舊換新專項補貼”疊加。
格力再跨界 將成立預制菜裝備制造公司
9月7日,在珠海舉行的一場預制菜謀智會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宣布,格力電器將結合自身優勢,成立預制菜裝備制造公司,涉足研發、生產和運銷服務,為預制菜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TCL旗下中環領先天津半導體基地投產
9月15日TCL中環旗下中環領先天津半導體基地投產、天津先進半導體材料研究院揭牌成立。TCL董事長李東生稱,TCL將加快推進半導體材料等項目在津落地,推動技術創新和制造模式轉型。據悉,此前中環領先天津半導體基地計劃2022年底實現月產能40萬片。
雷軍卸任小米電子軟件董事長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天星數科關聯公司北京小米電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雷軍卸任董事長,林斌卸任董事,洪鋒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經理,新增岳凱為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據了解,該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注冊資本約20.71億元人民幣,由雷軍和洪鋒分別持股90%、10%。
海信與蔚來簽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9月13日,海信集團與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簽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領域(包括車用空調、整車熱管理系統、智能交通、車路協同、新型顯示及多媒體技術產品等)、海外市場拓展、家電產品集采等領域開展多產業、全方位的戰略合作。
海信推出行業首款“全影院認證”電視產品
9月15日,海信推出基于ULED X顯示技術平臺的MiniLED旗艦新品E8H。作為電視圈秋季新品季首款新品,E8H是全行業同價位首款XDR級MiniLED電視,擁有500+背光分區、1600尼特峰值亮度、支持4K 144Hz超高刷新率和真96% DCI-P3電影級廣色域覆蓋。
長虹大數據項目入選國家試點
工信部近日公布了2022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名單。長虹“基于數據驅動的數字化工廠”作為工業大數據應用代表項目被列為2022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這也標志著中國科技城在大數據應用試點示范方面邁出堅實步伐。
ST奧馬尚未回購奧馬冰箱股權
ST奧馬9月13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回購奧馬冰箱股權相關工作尚未啟動,公司暫未發現TCL家電被立案調查對回購奧馬冰箱少數股權有直接影響。
海立股份加速汽車零部件第二主業發展
海立股份9月8日在全景網線上交流活動中表示,公司將積極通過堅持壓縮機主業產銷規模的提升、產品結構的加快調整和降本增效,以提升盈利能力;與此同時,堅持聚焦新能源汽車領域,加速汽車零部件第二主業的發展。
中科美菱北交所IPO已提交注冊
中科美菱9月9日更新北交所IPO上市申請審核動態,公司已提交注冊。中科美菱為長虹美菱與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合資成立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以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核心,布局生命科學、智慧冷鏈、家庭健康三大業務板塊。
國際簡訊
歐盟提出緊急干預措施應對能源價格高漲
歐盟委員會9月14日提議對歐洲能源市場進行緊急干預,以緩解近期能源價格大幅上漲。主要措施包括:成員國在用電高峰時段減少至少5%的用電量,到2023年3月31日將總電力需求減少至少10%;對石油、天然氣、煤炭和煉油部門產生的超額利潤征收至少33%的稅等。
美國8月CPI增速超預期,PPI低于預期
美國勞工部公布數據顯示,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8.3%,高于市場預期,受此影響,當天美國三大股指全線暴跌,均創下自2020年6月11日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增長8.7%,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8月核心PPI同比上升7.3%。
美政府醞釀新規擴大打壓中國芯片
相關報道稱,美國商務部正打算基于早些時候向三家美國芯片生產設備公司下達的出口限制發布新的規定。美國商務部打算把上月向英偉達和AMD下達的新出口許可要求,也編入新的限制規定中,即停止向中國出口人工智能計算芯片,除非獲得美國商務部許可。
三星或最早下月重返俄羅斯市場
據知情人士稱,三星電子公司預計將于今年10月重返俄羅斯市場。今年2月底俄烏沖突爆發后,三星在3月初以“當前的地緣政治發展”為由暫停了對俄羅斯的出貨。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三星是俄羅斯手機的主要供應商,占市場份額的30%。
三星電子宣布50億美元碳中和投資計劃
三星電子9月15日表示,計劃到2030年前投資7萬億韓元(約合50億美元),助力實現在2050年凈零排放的目標。為實現碳中和目標,三星電子將提高電視、冰箱、移動終端等主力產品的能效,并研發低耗高效的半導體。
臺灣芯片巨頭在印度建廠
9月13日臺灣芯片巨頭鴻海集團和印度跨國集團韋丹塔簽署備忘錄,雙方將斥資195億美元在印度建造芯片廠,主要生產芯片和顯示器。工廠將建在印度總理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占地約1.6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