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以來,全國多地持續發布高溫預警,華北、華東等地區氣溫普遍突破35℃,局地甚至高達40℃。炙熱天氣下,空調從生活備選變成了生存剛需,商場、寫字樓、居民區的空調外機晝夜轟鳴,不斷往下滴水,高樓之下變成了“水簾洞”。而城市電網負荷也屢創新高。有網友調侃:"夏天的命是空調給的",但隨之而來的電費賬單也讓人直呼"肉疼"。那么,開一個夏天空調究竟要花多少電費呢?現在的空調產品在省電技術上又有哪些創新呢?下面產業在線來為您詳盡分析。
空調使用成本測算:變頻一級能效比定頻三級能效約節省36%
空調耗電量的計算公式,定頻和變頻是有差異的。定頻空調的公式為:
耗電量=功率(千瓦)×使用時間(小時)
而變頻空調的公式為:
制冷:每小時耗電量=制冷季節耗電量÷1136,制熱:制熱季節耗電量÷433
家庭最常用空調制冷的時間為6、7、8三個月,日均使用時間8個小時左右。結合以上公式計算,如果家用的是1.5匹的定頻三級能效空調,每天開8個小時,每月的使用費用約為144元,三個月電費約為432元。而如果用的是變頻的一級能效空調,同等條件下三個月只需花費276元,大約能夠節省36%的電費。
也許有人會說,一級能效空調的購買成本也要高于三級能效空調。其實我們按使用年限計算,一級能效空調的經濟性仍然遠超于三級。按終端監測數據計算,2025年的線上市場,一級能效空調(均為變頻產品)的均價約比三級能效的高480元左右。也就是說,按照上一段計算的電費使用成本,大約三年就可以收回多花的購機成本。
海爾“凈省電”系列:AI節能直擊消費痛點
在國補政策的加持之下,目前一級能效變頻已經成為了家用空調的主流產品,超過終端市場零售的95%。在眾多一級能效空調產品中,海爾“凈省電”系列,憑借顛覆性的節能科技,強勢霸榜空調榜單。據“618”活動公開數據顯示,“凈省電”系列在京東平臺排名進入行業TOP8,天貓進入行業TOP4,凈省電Plus以“6.12行業高APF值,雙排神機”,精準切中了消費者對空調產品的需求痛點,進入行業暢銷榜TOP20。
海爾的“凈省電”系列空調,除了高APF值之外,還有三大省電“黑科技”:
AI節能芯片:如同空調界的"最強大腦",實時監測室溫/濕度/人員活動,自動調節至黃金能效比狀態。
雙極離子省電系統:在制冷同時釋放百萬級負離子,省電與凈化同步完成(實驗室數據:除菌率99.9%)。
躍頻電機2.0:采用航天級磁懸浮技術,功耗較傳統電機降低37%。
在消費分級日益加劇的當下,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品牌價值和產品帶來的科技體驗感。通過搭載“智能AI算法”達成智慧節能,已成為當下節能產品的技術路徑之一。海爾率先將AI節能技術與空氣凈化、低功耗電機結合,為消費者帶來更加舒適、經濟、健康的空調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