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7 日,在國家 “雙碳” 戰略深入推進的關鍵節點,“無油懸浮壓縮機技術交互論壇暨行業首個靜壓氣懸浮推廣聯盟成立儀式” 在浙江湖州舉行。這場由海爾智慧樓宇牽頭的行業盛會,標志著制造業綠色升級正式進入技術攻堅與生態重構的新階段。
一、技術突破:顛覆傳統的 “中國方案”
作為全球首創氣懸浮技術發明者,海爾智慧樓宇在論壇上展示了這項革命性成果。該技術通過氣體浮力實現轉子懸浮,徹底消除機械摩擦,綜合能效比高達 12,較傳統機組節能 50% 以上。更值得關注的是,其 “雙懸浮” 科技(磁懸浮 + 氣懸?。┙Y合 “樓宇大腦” 智能控制系統,可根據實時負荷自動優化運行模式,實現全周期節能不止 50%。這一突破不僅打破了外資品牌在高端壓縮機領域的壟斷,更通過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機構認證,成為全球綠色技術范本。
二、聯盟成立:重構行業標準與生態
由海爾聯合 21 家產業鏈伙伴發起的靜壓氣懸浮推廣聯盟,肩負著三大核心使命:一是制定中國首個無油懸浮國家標準,引導行業從價格競爭轉向技術創新;二是整合研發、制造、應用資源,推動技術快速產業化;三是建立開放平臺,實現技術外溢與生態共享。值得關注的是,海爾憑借 48% 的國內磁懸浮市場份額,以及連續 7 年全球銷量第一的行業地位,被推舉為聯盟理事長單位。這種市場領導力的背后,是其 100 + 專利、3 項國際領先成果的技術積淀,以及在醫院、數據中心等 5000 + 場景的成功實踐。
三、政策共振:綠色轉型的 “雙向奔赴”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日前發布的《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業綠色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 “推進傳統產業綠色低碳優化重構”。此次論壇的召開恰逢其時:一方面,海爾的技術突破與聯盟行動精準對接政策導向,為制造業降碳提供了可落地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政策紅利的釋放將加速無油懸浮技術的普及,預計到 2030 年相關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正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代表在賀信中所言:“海爾模式為全球工業脫碳提供了‘中國范式’?!?/span>
四、未來圖景:從產品到生態的躍遷
海爾智慧樓宇的布局遠超單一技術創新。其構建的 “大暖通” 智慧生態,以磁氣懸浮機組為核心,融合能源管理、智能運維等模塊,已在區域供熱、軌道交通等 9 大場景實現落地。例如,在深圳招商地產項目中,海爾磁懸浮機組連續運行 19 年衰減率僅 2.8%,壽命較傳統設備延長一倍。這種從 “硬件銷售” 到 “能效服務” 的轉型,正重新定義暖通行業的價值鏈條。
這場在湖州啟動的綠色變革,不僅是技術迭代的里程碑,更是產業生態重構的發令槍。隨著聯盟的成立與技術標準的落地,中國制造業有望在無油懸浮領域建立全球話語權,為 “雙碳” 目標實現注入強勁動能。正如海爾智慧樓宇負責人在論壇上所言:“我們正在做的,不僅是替代進口,更是定義未來。”